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藝術串聯】藝術大學作為文化廢墟

藝術大學作為文化廢墟

一個真正悲觀的角度,作最壞的打算,乃因為拒絕幻象。


當代拒絕幻象,是終結論述的由來。若非如此,差異論述與差異實踐絕無可能性可言。然而這樣的史觀若不是將遭受虛無主義之冠,也必得成為身心健康人士與樂活族群指摘之對象。今日要再重提馬庫色的「大拒絕」,顯然只能從胡士托的和平迷幻氛圍裡勉強尋獲稀疏的懷舊氣味,適合一杯威士忌搭配香菸。

然而這真是無可挽回的黃金年代嗎?
當代時間僅只能以串串相連的回憶能指來練就自我救贖之超功夫?
難道拒絕幻象不就是一種極端實用的生活準則?
讓我們不要再依據任何無可救藥的政治理想勾勒一種壯大自己的高音調。
說將來會如何頂尖卓越?
不,所有希望的極簡化將挽救眼前這具體的痛苦窒息。
但如果選擇以風、以樹影、以車聲、以酒香、以LED、以心中的絲竹之音或聖誕鈴聲當下忘卻這種親身的立即反應,總有一天這些站在廢墟之中的人會約定朝向偉大的謊言膜拜。

自殘的文化再現。

藝術大學是所有精緻文化廢墟所在,這是其難逃命運。然而廢墟的生產與收藏要讓懂得算計的國家興奮,這就是它得以繼續擴張的原因了。國家必須從藝術大學中學習到對於廢墟的尊重,如上所述也就是國家對於文化的基本尊重,這是所有公民的產物。一旦藝術大學成為綜合大學的藝術學院,不但此廢墟之擴張堪慮,連同其最可以商業化的賣點都將消失。原因是綜合大學從不容忍廢墟,它們要的是最新的資本與權力。誰能在廢墟中生存而又擁有權力呢(且看看台灣人文教育的窘境)?因此藝術大學將綜合化,將劃分其生存領域與獲利空間,取代廢墟收藏與生產的將是拙劣的丑戲,以及讓人失眠的「創意」(近年來的「創意」是如此豐富多產),這或許讓人覺得有些樂趣,就此國家也毫不費力地將其公民樂觀化,這就是說有計畫地弱智其公民。
現況表明:我們從來不曾經歷啟蒙運動的思想洗禮,「運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寫在教科書,「勇氣」則在嘴邊流轉。
弱智,國家的擅長罪惡,對於這點我們必須徹底悲觀。

最後,綜合大學也必須衡量是否有能力接收這種大悲觀。徹底悲觀的攻擊徹底地拒絕幻象,這是成就一座文化廢墟的能耐,我們也將如此實踐。這是當代藝術家的本質。

文/龔義昭 (現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老師)

文章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78301842262934&set=a.241908335902286.54774.100002493651479&type=3&thea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